十堰广电讯(全媒体记者 许海芳 通讯员 赵奥珠 张梓慧)秋日的武当,层林尽染,丹桂飘香,黄金周期间,游客纷沓而至。偶遇细雨绵绵之际,怎么打造一个让游客舒适的“歇脚地”和“补给站”?景区管理局太子坡中队管理的红色驿站,以其齐全的便民功能,让游客亲切的称为“百宝箱”。
“同志,能借个充电器吗?手机没电联系不上家人了。”一位来自陕西的游客焦急地走进驿站。队员小赵立刻迎上前,递上多功能充电线。“您别急,坐这儿充,喝杯热水等等。”不过十分钟,手机重新开机,游客脸上的愁容化为笑意,“太感谢了!你们这服务太周到了!”
这样的场景,在黄金周的驿站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这个小小的驿站,俨然一个功能齐备的“服务枢纽”。其服务主要涵盖三类:一是应急支援,化解燃眉之急。 针对游客手机没电、突发天气等情况,驿站提供多功能充电线、免费WiFi和雨伞租借服务,让通信不掉线,行程不受天气影响;二是健康守护,保障出游安全。 桌面上碘伏棉签、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品一应俱全,可及时处理游客爬山时的擦伤或中暑。驿站内节假日驻扎的医护人员,更为旅途增添了一份“安心”;三是生活服务,传递家的温度。 驿站配备冰箱、微波炉和24小时开水间,方便游客冷藏食物、加热饭菜、泡面冲茶。一旁的休息区让游客能边充电边读书看报,或与家人分享旅途见闻。
“景区管理局设立‘红色驿站’的初衷,就是把服务做到游客心坎上。”太子坡中队负责人冯玉玲介绍,“‘有困难,找我们’不只是一句口号,更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。从解决一时之需到提供应急救助,我们希望每一位来到武当山的游客,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便利。”
一位在驿站休息了半小时的北京游客王先生感慨道:“走了这么多景区,这里的服务最人性化。它解决的恰恰是我们旅途中最实际的问题,这体现的不仅是一座5A级景区的管理水平,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温度。”
金色秋阳透过窗棂,洒在驿站内。门外是千年皇家宫观的恢弘,门内是小小驿站的温情。武当山太子坡的“红色驿站”,以其沉静而有力的方式,将便民服务的“毛细血管”延伸到游客身边,用一个个微小的“百宝箱”,装点了游客的旅程,也擦亮了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服务名片。
编辑:张正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