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的房县黄酒已飘香千年,是当地主导产业。但“家家酿酒”的小作坊式生产想要做大做强,还存在诸多难题。如何让千年黄酒“活”起来?房县靠三次转型,彻底撕掉了“小作坊”的标签。来看记者的观察。
走进房县白鹤镇这家2019年成立的黄酒企业,现代化厂房流水线运转,与“土法酿酒”截然不同。眼下企业正迎来发展“黄金期”:新厂房投用扩产能,3200斤黄酒首次走出国门,卖到了日本。
十堰房州贡品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金成:出口日本检测有几十项,从开始筹划一直到我们出口,整整是接近花了两年时间。
首次出海不仅是市场突破,更是品质认可,背后是房县黄酒近十年的转型攻坚。曾经的房县黄酒,上万农户自家酿造,塑料壶一装就卖,没品牌、没标准。2016年,房县迈出转型第一步:成立黄酒和发酵产业局。为黄酒“量身定制”管理部门,全国少见。
十堰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崔路露:制定和出台了推进小作坊标准化的“七个一”措施,推进农户的产品也能够进商超。
生产有了规范,技术标准也得跟上,当地先后制定了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超过30项。但黄酒“低端”“土气”的标签,依旧没能打破。2020年,“黄酒和发酵产业局”更名为“黄酒产业发展中心”,名字一变,二次转型的方向也更加明朗,那就是“招龙头、搞创新”。
北京忠和房县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忠朝:奔着18岁到35岁的消费场景,对年轻化和更健康的产品研发已经开始启动。
这家北京企业2020年落户,先做高端黄酒,今年6月推出气泡酒等5款新品,给传统黄酒加了“青春滤镜”。如今房县已引来22家黄酒企业,2家成了省级龙头,大家一起让黄酒破圈、圈粉。伙伴多了,房县又开始闯海外,先后参加日本大阪世博会、韩国首尔贸易活动等,第三次转型正加速推进。
十堰房县黄酒产业链副链长 操航:我们将进一步和全国一流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,我们要通过三年的努力,招引更多的市场主体,到2028年要达到百亿元的目标,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。
记者 洪亚飞:房县正在以实践证明以政府主导的标准化建设筑牢品质根基,用市场化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基因,借全球化视野拓展产业新空间。这种模式既守护了千年酿造技艺的本土根脉,又实现了产业价值的倍增。
(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陈赟 杜可飞 房县台 陈锐 通讯员 杜达巍 许蕾)
编辑:李晓静